2017年台灣各大電商的戰火連天,在雙11、雙12檔期尤為明顯。不過,在促銷、折扣結束之後,平台是否仍可以成功留住用戶,考驗的則是廠商的真本事。網路家庭旗下商店街個人賣場(4965)營運長黃淑琳分享最新成績指出,繼個人賣場在2017年雙11、雙12檔期創下超商取件次數超過800萬次後,在未特別作行銷活動的情況下,個人賣場業績仍自然成長,短短一個月內超商取貨件數又成長到1,000萬件,創下業績新里程碑,也代表個人賣場用戶即便沒有大手筆推出促銷,用戶的黏著度、忠誠度已被培養起來。
自從蝦皮進軍台灣市場、強打中國式補貼戰、快速搶市以來,便在台灣電商圈掀起一波不小的討論,也給過去不少習慣「埋頭苦幹」的台灣電商一堂震撼教育。不過,商店街個人賣場面對激烈的競爭並未因此變得保守,從2017年初起,商店街便開始急起直追,透過系統優化、補貼免運等全方位策略,在短短11個月的時間內即達到超取次數突破1,000萬件次、商品數突破2億件等前所未有的成績,堪稱C2C市場博客來書局的黑馬。
黃淑琳分析,觀察市場動態,2017年雙12過後,各大電商平台的熱度都稍微降低,但商店街個人賣場的超商取貨件次,竟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從800萬件次一舉躍升,突破1,000萬件。她指出,雙12之後商店街個人賣場並未特別做額外的行銷活動,因此原本預料下一波業績高峰會落在農曆新年前,然而卻提前達到佳績,「連我們自己都很意外」。黃淑琳表示,主要是因為個人賣場去年在社群操作上投入力道加強,加上免運服務持續以及定期推出新服務與優惠等原因,才將商店街熱人賣場熱度往上推升。
新功能方面,黃淑琳強調,網家集團2017年底成立五人決策小組,成員包括董事長詹宏志、總經理蔡凱文、商店街市集總經理蘇芸、露天市集營運長曾薰儀、國際連總經理鐘明通,加強了集團間資源整併、擴大綜效,讓商店街個人賣場可以快速導入新功能,以拉抬業績。
舉例來說,商店街個人賣場先前推出的24小時進倉服務,讓賣家在過年期間也可正常出貨不打烊,以解決年節出貨問題。黃淑琳表示,這項服務就是借鏡網家集團在24小時到貨的豐富經驗以及快速服務,也顯示了集團在倉儲物流資源上的串聯。另外,個人賣場近期也導入集團旗下金流工具支付連,讓消費者在交易上更為便利快速。商店街表示,這些新功能都是目前市場上獨家的服務,未來也會持續推出更多金物流相關服務,讓網友在交易上更為便利。
展望2018年,商店街個人賣場將如何繼續打這場仗?黃淑琳認為,2017年對個人賣場來說是衝刺期,且己經在短時間內達到行動電商市占率第一的目標。她預期,2018年商店街個人賣場營運動能將會持續成長,但與過去不同的是,公司今年更要思考如何留住用戶、並在穩定中求成長。黃淑琳表示,對於今年台灣C2C拍賣市場發展樂觀,加上大環境不景氣,不少人都希望可以透過拍賣為自己加薪,因此預期今年市場氛圍將會越來越熱絡,而商店街個人賣場有信心可以繼續維持市場領先地位。
商店街總經理蘇芸表示,經過2017年成功轉型,商店街已博客來書店脫胎換骨成為台灣行動電商第一名,雖然短期投資大,但一年後這些能量將全部轉成正數。蘇芸指出,個人賣場已成網家集團繼線上購物、商店街、露天拍賣後,全新手機端第四個電商平台,目前投入的行銷費用都將是投入此新興行動電商環境的正面投資;面對2018年計畫與目標,商店街將在集團優勢資源整合下,逐步拉開與競爭者距離,持續穩固電商龍頭地位進行創新與突破。
(工商時報)
55A8029B3C5E09D0